耗时7年总长达22米 德州石立苹绣出《清明上河图》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时期汴京的繁荣景象。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刻画精细入微,而把它作为刺绣作品绣出来,这个难度可想而知。但在金腾豪庭小区便有这样一位民间高手,历时七年时间,在今年3月份成功绣出一幅长达22米的《清明上河图》,其针脚细密、画面栩栩如生,见过的人无不啧啧称赞。
    今年43岁的石立苹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穿针引线,少女时便心灵手巧有一颗爱女红的心,亲手绣制一幅幅精美的十字绣是平淡的生活里最令她兴奋的事情。4月11日,记者来到石立苹家中,宽敞明亮的房间里,目所能及的地方随处可见绣制十字绣所用的针线和绣布,墙上悬挂着许多幅装裱精美的十字绣作品。石立苹告诉记者,自己从年轻时就靠做手工活谋生,20多岁时便喜欢上十字绣。久而久之她已经不能满足于小幅的十字绣,便开始挑战大画幅的十字绣作品。2010年经过多方打听,她在城隍庙的一家专营店里买到了这幅《清明上河图》的绣布,也自此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绣制过程。
    石立苹告诉记者,绣十字绣最考验的就是人的耐心和毅力。这幅长22米、宽75厘米的《清明上河图》是目前十字绣中画幅最大的也是画面最精细繁琐的,图中814个各色人物,73匹牛、骡、驴等牲畜,二十多辆车、轿,二十九艘船只共运用87种不同彩线,采用挑针及平针两种绣法,绣图背面运用藏线的手法处理见不到一丝一缕杂线。石立苹说七年来单是绣针她便用断了一千多根,被针扎到手更是常有的事。有时自己绣到入迷一绣就是六七个小时,等到发觉时往往夜已经深了,手已经打不了弯头也抬不起来。2013年,由于长期低头的缘故,石立苹患上了颈椎突出。“有一段时间颈椎疼得动不了,但看看已经完成了一半的绣图,真是打心底里喜欢,实在舍不得放弃。”石立苹说。
    出于对十字绣的喜爱,石立苹坚持不懈地每日完善着这幅《清明上河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年三月份成功完成了这幅壮观的作品。石立苹表示,十字绣是一项体现人脾性的工艺,其历史悠久,成品大方精美。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传承这项工艺,让更多人欣赏到这项工艺独特的魅力。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 摄影 王泽红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