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津同开闸,京杭大运河实现近百年来首次全线贯通

4月28日上午10时,位于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汩汩清水奔涌而出,自山东北上入冀。几乎同一时间,数百里外的天津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南来之水在此相拥、交汇贯通,标志着京杭大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贯通。

根据水利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补水方案,定于4—5月实施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此次补水行动通过统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供水、本地水、引黄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多水源,向黄河以北河段进行补水,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置换沿线约60万亩耕地地下水灌溉用水。山东省境内通过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潘庄引黄入冀工程两条路径参与向大运河补水行动。

京杭大运河全线总长约1789公里,历史悠久、工程浩大、受益广泛。但受历史演变、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20世纪上半叶,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约700公里开始出现断流,运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此次补水工作,是山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恢复大运河生机活力,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具体实践。”山东省水利厅厅长刘中会表示。据统计,近年来全省已累计投资100多亿元,完成南水北调沿线324个治污项目,投入90多亿元实施东平湖区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完成村庄搬迁63个,安置湖区群众6.3万人,保障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为一渠清水北送提供了可靠保障。

刘中会介绍,运河补水行动实施以来,省水利厅克服疫情防控困难,多次通过视频调度工程运行状况,会商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运河补水行动按计划推进;组织南水北调山东干线公司、潘庄引黄灌区等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加强工程巡查,优化工作方案,科学实施调度,妥善协调解决运河补水与农田春灌用水矛盾,维护运河补水良好秩序。

“此次补水水源构成多、补水线路长,需要综合考虑来水蓄水、河道水位、过流能力等多重因素,确保水量精准调度。”山东省水文中心总工衣学军介绍,两条调水渠道沿线共19处地表水流量监测站点、94处地下水水位监测站、17处水质水生态监测站,均调集精干技术力量,全程对水量、水质进行精密监测,并及时报送水利部,截至4月26日8时,共实测水位数据1230多组、实测流量199次,水质监测25站次,水生态监测2站次,地下水监测4500多站次等。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是南水北调一期山东段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根据水量调度安排,我们第一时间研究确定了及时增加穿黄河出湖闸流量、分时段逐步加大渠道流量、控制水位平稳运行等工作方案,确保按照调度指令要求向天津市和河北省调水。”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瞿潇说,补水期间,公司密切关注沿线工情水情,不断优化完善调度方案,与聊城、德州市用水单位和北延工程建管单位密切沟通协调,统筹做好工程调度运行,加大调水沿线安全宣传,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人员安全。

为确保河道输水通畅,沿线市县不断加强河道排查,协调解决河道施工阻水问题,提高河道过流能力。“我们派出34名基层管护人员对六五河闸以下11公里河道每天开展巡渠堵漏及安全检查等工作,对河道、闸涵、倒虹吸、桥梁、机电设备、监测设施、安全设施等加强日常巡护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确保运河补水安全顺利实施。”德州市水利局调水科科长马善国说。

截至4月27日,山东已完成南水北调北延供水线路出穿黄断面水量7580万立方米,过六五河节制闸水量6519万立方米;潘庄引黄线路引水3340万立方米,穿漳卫南运河倒虹吸水量1999万立方米。据悉,大运河全线贯通后至5月底,有水河长将增加约112公里,水面面积预计增加9.5平方公里,补水河道周边地下水水位回升或保持稳定,水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改善。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垒 通讯员 靳宏昌 报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