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7天“抢”来年产值40亿元好项目

破解招商用地瓶颈 争分夺秒靠上服务

武城:7天“抢”来年产值40亿元好项目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尹晓燕通讯员张振旭程继辉)年产值40亿元的高端制造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7天。这是前不久武城用实打实的工作创出的招商奇迹。

1月5日,在武城经济开发区国道240线西侧武城县高端TOPCON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地表清理工作已经完成。武城经济开发区项目专班正与投资方视频连线,一起完善建设方案。“TOPCON电池属于最前沿的太阳能电池,项目年产值达40亿元。接下来,大型机械就要进场,我们将铆足干劲抢进度。”武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马增昭说。

项目的引进,背后还有这样一段故事。2022年10月8日,武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侯志刚在外地出差,听说济宁国润能源集团正与几个一二线城市接触,选地方落项目。侯志刚从出差地直接赶赴济宁,同时通知武城的同事立即备齐材料动身前往汇合,力争把项目拉到武城。“项目有一定特殊性,生产线长520米,占地约120亩,对用地有严格的要求。武城直接把地图带来了,6个地块让我们挑选。感觉他们准备充足,作风很实。”国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安艳龙表示。

为破解招商用地瓶颈,武城经济开发区推行工业用地“四色”管理,从土地存量中挖掘增量,为发展留出空间。“工业地图根据亩均效益从高到低,用绿、蓝、橙、红4种颜色标注。红色就是低效用地和僵尸企业,依法依规清退。今年就整理出1300多亩。”武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企业服务部副部长才洪月说,正是有了这些用地指标,招商的时候才更有底气。

投资方到武城实地考察,初步看中一个紧邻国道的优势地块。武城趁热打铁,站在客商角度研判:武城北接京津冀、南融省会经济圈,项目落地后将填补周边地区产业空白,便于开拓市场。而客商却有另一个顾虑:新生产线采用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需要一批高级技术工人。武城作为县级城市,投产后招不来人怎么办?武城立即研究解决办法,当天拿出“引进人才待遇加码+本地人才定向培养”的双向方案。“引进人才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加大补贴力度。另外,在项目建设周期这一年里,通过武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参照企业生产场景,定向培养一批高级技术工人。这些举措让投资方很满意。”侯志刚说。

充满诚意的行动,得到了客商认可。双方于2022年10月14日签约,此时距离初次接洽仅7天,11月19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