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德州建好良田夯实“粮仓”根基

齐河“吨半粮”示范区。记者 刘振兴 摄

□本报记者 邓静 本报通讯员 张广杰 靳欣欣 李月

初夏时节,在乐陵市孔镇镇“吨半粮”产能创建示范区,整齐的麦田一望无际,每200至300亩便是一个大方田,田间道路宽阔平坦,沟渠纵横相连,防护林整齐笔直。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让德州“粮仓”的支撑保障越来越坚实。

耕地质量关系国家“饭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德州是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多年来,我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全力加强以耕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国首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率先在全国提出创建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确保了常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50亿斤以上。

5月16日,德州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全国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什么优势,有哪些探索创新,如何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顶层设计?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变盐碱地为高产田力保粮食安全

“种地前,都是先把地上有盐的一层土刮下来,刮下的土堆在一起,久而久之,就成了盐碱土疙瘩。”5月22日,在禹城市伦镇郎屯村,60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柴志刚指着远处一个高约1.5米的土堆,说起早年种地的情形。

柴志刚介绍,以前百十亩地都堆有盐碱土疙瘩,如今也就剩了几个。在盐碱土疙瘩周边,处于灌浆期的小麦日渐饱满。郎屯村地处禹城市“吨半粮”产能创建带动区,去年,小麦亩产600公斤,玉米亩产700公斤左右。“今年,咱村又被纳入新一轮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计划,粮食高产稳产更有底气。在老百姓眼里,农田就是‘淘金田’,人人抢着种。”柴志刚说。

德州高标准农田建设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第一镐落在禹城。当时禹城80万亩耕地中,盐碱地达35万多亩。盐碱地曾被称为土地的“绝症”,“年年白忙活,只见播种不打粮”是当时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但作为黄淮海平原的主要农业生产区,这里生产潜力巨大,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一批科技工作者来到禹城,探索盐碱地治理之路。

30年间,几代科技工作者离家别亲,在荒郊野外的盐碱窝、沙地上建房为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每年在现场工作6至8个月,同当地农民一起挖沟栽树、耕种收获。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员把青春年华留在这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盐碱地依靠科技变成了高产田。

盐碱旱涝治理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铸就了生生不息的“黄淮海精神”: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深入实际的务实精神、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以“黄淮海精神”为引领,始于1988年,历时6年的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取得巨大成功。

时至今日,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主楼内,仍挂着李振声院士书写的五个大字“黄淮海精神”。该试验站始建于1979年,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禹城站工作过的科技工作者有上千名,取得农业领域优秀成果上百个,为地方乃至全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和样本。

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站长李发东说:“一直以来,‘黄淮海精神’始终激励后辈坚守科研一线,服务农业发展需要。目前,我们正进行水资源紧缺对黄河下游农业影响方面的研究。”

历经盐碱地改良、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德州成为黄淮海平原粮食高产示范区,在山东省和黄淮海地区47个地级市中,粮食单产始终稳居第一,成为重要的商品粮调出基地。

举全市之力,啃下“高标”硬骨头

“今天,国家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们应当传承‘黄淮海精神’,攻坚克难、敬业进取、大力协作,举全市之力,打好新时代的农业会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说。

2021年,德州提出在全国建设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并推行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粮工作机制。书记抓粮,六大工程是抓手,即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工程,其中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尤为重要。

“前期灌浆水浇了么?”“机耕路能满足运输需求么?”5月22日,在伦镇西城子坡村县委书记指挥田,禹城市委书记,德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滕海强与农户攀谈起来。随着麦收日益临近,市县乡村四级书记跑麦田跑得更勤了。

天天与农田打交道,伦镇党委书记宋义民对如何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深有体会:“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抓规模种粮,不仅是土地流转的适度规模,也包括一户一田的小规模,在规模化基础上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既有利于前期建设,也有利于后期管护。”

按照《关于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目标着眼于率先将全市符合立项条件的825.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试点建设周期3至5年。建成后,确保试点区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0%以上。

建设空间不足、新建项目落地难;高标农田改造提升需求大;资金投入压力大……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仍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

入选全国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德州面临全新课题。目前,全市自上而下成立高规格的高标准农田整区域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农科院、振兴乡村集团等部门(单位)参与,高标准编制《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深耕责任田,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专家、农户齐上阵,部门勠力同心,全市上下抓粮食生产、建好高标准农田的热情空前高涨,一场多部门、多层次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会战在希望的田野上打响。

抓机遇扬优势让每寸耕地都成为沃土

当前,2023年高标农田建设项目正处于规划设计阶段。“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与生产更紧密结合?”“土壤改良有哪些新技术?”带着诸多问题,5月23日,禹城市农业项目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振明、项目规划股股长黄红梅来到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寻计问策。试验站高级工程师田振荣、王吉顺耐心倾听、问询、解答,足足讨论了一上午。

2021年,禹城市在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依托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禹城规划设计并实施“高标准农田智能监测与数字管理平台建设工程”,为“吨半粮”农田科技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与禹城市一样,各县市区坚持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与提升农业产出效益并重的建设思路,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积累了一大批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的好经验、好做法。如乐陵市创新实行“订单高标准农田(方田)”模式、陵城区推出灌溉模式创新、临邑县实行“高供高计”用电模式等。

随着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布局不断优化、亩均投入不断增加,更多粮田变为良田,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生产格局,确保了“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稳定保障了全市150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2021年,德州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获省级综合评价第一名,2022年入选山东省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励名单。

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德州有信心,更有底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的农业试验示范,在德州形成综合配套、切实可行的农田治理模式,同时,成功探索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强化统筹、部门协同,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集中示范、整区域推进的经验做法,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丰富实践经验和路径借鉴。

“农田提标准,种粮增底气。时下,我们能够获得的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历史机遇也是史无前例,乘势而上,高质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必将极大助力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建设,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孙丰勇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