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我参加的文艺汇演

1971年,作者(左一)参加在平原县工业局院内的节目排练

□王长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参加过几次平原县的文艺汇演,排演的节目都是小话剧。

第一次参演的剧目是《党的好女儿——毕英兰》。主题是歌颂烈士的英雄事迹。毕英兰是名信用社主任,1968年为保卫国家财产与歹徒搏斗,不幸和5岁的儿子一起英勇牺牲。剧中我饰男一号——毕英兰的父亲。李凤莲(后任平原县妇幼保健站站长,已故)饰毕英兰。这个剧本由我和女同学傅传喜于1968年底和1969年初自导自演,这次由我再次改编,在德州剧院及各地演出。当时我和李凤莲都在德州公路段(局)桥工队当临时工。演出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第二次是工业话题剧《技术革新树新风》。以原笼箩编竹社上变压器配件为原型故事,反映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崇高觉悟和改革创新精神。脚本由平原县工业局集体起草,傅传喜和我共同改编。剧中4位角色,2男2女。傅传喜饰女一号,王丽萍饰女二号,我那时是平原糖厂工人,饰师傅,平原机械厂工人赵建华饰徒弟。

那时工厂工作紧张,工人一个萝卜顶一个坑,我还担任着车间主任,都是在下班后排练。加上4人3个厂,业余时间不统一,只在临近演出时才由县工业局下令,抽出三五天集中排练。我们边练边改,直到汇演前才不得不杀青。可想而知,那次没演砸也没出彩,县工业局得了一纸“优秀组织奖”,局长特批给我们各3天的休班。

1972年,县里要海选节目到德州地区汇演,我们排演的小话剧《上河之前》初选入围。这个剧由县文化馆长李子谦主抓。编剧王朝玺,是县文化馆创作员,后调入平原师范任教。第一任导演是张振全,平原四中教师。第二任导演张宝珍,平原五中教师,后调入文化馆。剧中人物只有两男角,我饰生产队长,青年社员由范占立饰演,他是平原糖厂工人,后调入平原中行任行长。剧情表现兴修水利的内容,浓缩农村基层治河时的各种矛盾和思想斗争。

排练是紧张的,更是愉快的。李馆长抓得紧,必须按他定的时间到文化馆报到点名,迟到要罚站,写检讨。每次排演,李馆长正襟危坐,满脸严肃,看着我和范占立演练,稍有差错便大声呵斥。集中排练10来天后,李馆长临阵换将,由张宝珍接替张振全任导演。范占立没有上河的历练,很难进入角色。由于我在治河团部待过,下过河,推过车,拉过绳,在工地当过广播员,出过黑板报,还给民工理发,帮伙房烧火。因此,我理所当然成了占立的师哥,也煞有介事地辅导一下他。张宝珍和王朝玺两位老师循循善诱,令我们心门洞开。我和范占立心情一放松,很快找到了艺术感觉,不出一周,台词不掉链子,动作不出规范,个别情节还有临场发挥,两位老师喜展双眉。某日,李馆长召集馆内明白人参观,且当一场彩排,大家多是鼓励,也提了不少建议。不久,德州地区正式通知:批准《上河之前》赴德州调演。安排入住地委第一招待所。在上世纪70年代,那可是德州最高档次的接待场所啊,我俩喜出望外,更喜另有收获。

我们住宿的楼对面,住着禹城县(现禹城市)的代表队。每天起床后,总会发现院里一位中年妇女早已晨练多时,云手、踢腿、一字码、甩水袖……一副戏剧大家模样让我看得目瞪口呆。后来得知,她就是郎咸芬,国家一级演员,山东吕剧团团长。当时正在禹城给代表队做场外指导。

在我的要求下,郎咸芬毫不吝啬地教了我几个表演的招式。

这次的《上河之前》表演成功,荣获嘉奖。后来,我由车间主任调任生产技术科长,担子重了,压力大了,只好依依惜别我向往的舞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