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产业升级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今年以来,武城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年”为统领,比学赶超、实干争先,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1至8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增长43.5%;规模以上工业 增 加 值 增 长15.7%;工业用电量增长14%,位列德州市第1。

□崔建帅 李淑冉 王腾

筑巢引凤 优化环境迎客来

“当地政府真诚的作风和专业的招商素养,拉近了双方距离,坚定了我们投资兴业的信心。”中日韩武城环境产业园项目日本投资方相关负责人大仓健嗣说。

走进武城经济开发区中日韩产业园,一栋栋厂房正拔地而起。该项目总投资433亿日元,是武城县整合产业资源、延展产业链条、深化产业合作的重大成果,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产后,可每年生产无机平板陶瓷膜55万平方米等环保产品。

武城县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稳定全县经济大盘的重中之重,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该县创新开展亲清护航等10项突破举措,梳理100余条惠企政策清单,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增投资、扩产能。秉持“企业家说好才算好”的标准,推行“27名县级领导+73名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口服务全县纳税前百强工业企业,解决企业诉求500余件,企业家“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良好营商环境引来众多项目落户武城。今年以来,总投资160亿元的21个重点项目完成签约,其中青山机械等投资过10亿元项目有4个。1—8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21.6%,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4.9%,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融合创新 产业赋能添新翼

正在建设中的华辉公司高性能金属新材料项目二期,由世界500强企业厦门国贸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信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有效填补了武城县暖通空调产业链的原材料短板,既可实现“就地产、就地销”节约物流成本,又能依托厦门国贸的供应链龙头地位,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全部达产后,将成为武城县第一家营收过百亿元企业,年出口额可达20亿元。

“二期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产品性能和精度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有绝对优势,耐腐蚀性、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是传统材料的20倍、1.5倍和2倍。投产后,我们有信心实现产销量稳居省内同行业首位。”华辉公司高性能金属新材料项目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武城县以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坚持“项目为王”,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包保重点项目工作机制,不断培育壮大工业竞争新优势。围绕暖通空调、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主导产业,全力延链补链强链,经济运行不断向稳向好。海创节能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20亿元,以自主品牌进入海尔供应体系,与浪潮集团共建空调行业“灯塔工厂”;与中检集团合作建成国内最大的暖通空调检测中心。围绕精密机械、环保等新兴优势产业,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目前,投资13亿元的航天航空类产品等10余个高精尖项目落地建设。

围绕先进制造业强县建设,大力开展先进制造业突破行动。万星产业园、青山新材料等30余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40余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瑞特智能空气净化消毒项目荣获全球创新科技竞赛金奖,金信、水星、春祥分别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玲珑轮胎获得省级绿色工厂、省级智能化工厂、国家级能效领跑者等称号。

此外,推动人财物等优势资源向武城开发区集聚。在工作中,坚持腾笼换鸟,以“零增地扩容”为重要抓手,创新“协商收购+司法净地+工业地产”模式。高标准打造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产业园、新工业示范园区等4个“区中园”,上市公司腾龙股份炼胶中心等优质企业入驻,不断集聚发展新动能。1至8月,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65%,亩均税收增长183.81%,经验做法被省委改革办在全省推广。

做优农业 打造振兴新样板

“去年存了一年定期,现在到期了,总共161.61吨,按照存入时每斤1.55元的价钱结算,卖了50多万元。”种粮大户张玉明说,“在‘粮食商行’存一年,除了能锁定价格外,商行还给运费补贴、分红收益。比起小麦收获后现场就卖掉,仅运费补贴加上分红收益,就能多收入1.6万元。”

这是武城县在乡村振兴中探索的“粮食商行+”模式,以存储创新赋予粮食金融属性,实现财政“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本”。为此,山东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现场会在武城召开。

近年来,武城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强力突破。今年6月,作为承办方之一的武城县,成功举办2023中国(青岛)国际辣椒交易博览会,“中国辣椒看武城,武城辣椒通全国”的格局逐步形成。同时,今年该县成功争取“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实施县”和“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试点项目,武城辣椒正在带出火红大产业。

武城县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非粮化”。深入实施“吨半粮”产能提升行动,打造1.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夏粮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在“双镇百村”建设中,抢抓鲁权屯镇入选全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试点机遇,实施总投资75亿元的园区扩容提质、城镇更新行动等29个项目,全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引导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入选省级“扩大乡村振兴合伙人”试点县,提前完成“十四五”黑臭水体改造,水环境质量考核正贡献率全市第一。新改建农村公路59公里,养护工程126公里,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深化“三类地”开发利用,探索边角经济、庭院经济等多种土地经营模式,盘活利用闲散废弃地3700余亩。

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收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一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歌,正在武城大地激情唱响。

改善民生 释放改革新红利

“以前我们打工,时常因为信息不畅错过工作机会。现在有了零工市场,招工信息更新及时,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这种问题了。”武城县广运街道居民王先生说。

今年以来,武城县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高质量发展强化支撑,持续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有序推进总投资过百亿元的70个城建项目,力争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县域发展承载力更加坚实。其中,投资7亿元实施道路更新、雨污分流32公里,投资6亿元建设体育馆、科技馆等“五馆两中心”,新建8处3.5万平方米“口袋公园”,投资15亿元建设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居民生活品质节节攀升。

同时,武城县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深入推进群众“点单式”微改革,创新打造“武帮你”品牌,推行“互联网+社会救助”,被民政部全国推广。建立“1+N妇建联合体”,开启妇女灵活就业新模式,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新华社等宣传推广。医疗物资下沉农村做法被中央农办《农村疫情防控简报》刊发。伤残补助“免申即享”、帮办优办服务典型被人社部刊物采用。创新“四位一体”分级协作等机制,市民热线综合成绩连续四年位居德州市首位,用民生优异“成绩单”托起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