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至上共享幸福——德州共建幸福德州系列述评之一

    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恒久的话题,而如今在德州大街小巷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点燃人们激情的是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幸福德州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今年2月份,新一届德州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建设 “幸福城市”执政目标。这一目标科学不科学,群众认可不认可,到底如何实施?这成为了摆在市领导同志面前一个重大课题。

    实事求是地讲,全国有许多城市提出“幸福城市”建设目标比我市早,起点也比我市高,一些人也置疑“作为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为什么提出‘幸福德州’目标? ”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翠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作了精彩阐释:“幸福就是一种感受,并不简单取决于人均GDP或人均收入的多少,还取决于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安全状况、人际关系,以及居民气质、精神状态、主人翁感觉等,甚至一些很具体的事情,比如空气清新不清新,出行堵车不堵车,都可能有所影响。 ”

    所以,幸福是一种感受、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追求,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境界,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开启了全市转型发展的新征程。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幸福,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 ”

    “要大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认真听民谏,纳民意”,按照市委确定的这一思路,建设幸福德州实施意见的起草、制定,迅速变成了一个全民参与、广纳民意的过程。

    3月中旬,市委办公室、政研室组成两个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江阴、扬州、镇江、广州、宁波、嘉兴等地建设幸福城市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关于幸福德州建设的几个问题》一稿,向市级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省驻德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征求意见,共征集各类意见建设43条。

    此后,征求意见的范围逐步扩大,涉及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民主党派人士、企业代表、基层党员、一线工作者、广大市民等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各种群体。据统计,到目前参加座谈会及网上浏览《意见》和《调查问卷》的人数突破20万人,共接收到各类意见建议400多条。

    “《意见》全文15000余字,49个小项,每一项措施的提出,都最大限度地照顾最广大群众的利益,让幸福德州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身边事。 ”市委政研室负责同志介绍说。

    譬如,《意见》第14项提出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目标,共有10多项具体指标。其中一项“实施残疾人助学工程,为所有新考取大中专院校的残疾人考生和家庭贫困的残疾人子女考生一次性发放1000—2000元救助金”。翻遍全文,像这样实实在在为百姓谋福祉、具体可感的“实事”、“好事”随处可见。

    “我仔细地读了好几遍,发现文件中70%的篇幅讲的是民生,其中有130多个数据指标,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在市直小区,一位退休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

    正因为处处体现民意,关爱民情,《意见》稿下发后,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单位、社区主动组织学习,认真研究,表示要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参与到幸福德州建设中来。

    民心齐,泰山移。目前,全市各级各单位正以实际行动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幸福德州建设目标,奋力拼搏,忘我奉献。

    我们相信,3年后德州建设得将更加美丽,群众生活更加富足、幸福!

    □本报记者 杨德林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