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驶向何方?——关于我市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

    8月28日,我市召开座谈会,对发展高铁经济、突破高铁新区作出再动员、再部署,吹响了新一轮高铁经济发展的号角。

建设主战场全面铺开

    如今在德州经济开发区,经三路等高铁新区次干道已竣工通车。总投资7亿元的高铁德州东站站前广场一期工程上月已竣工投用,二期工程现已全面开工。在新区道路沿线,一批新项目、大项目正在拔地而起。德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高铁新区投融资管理中心主任齐永军介绍,按照高铁新区和产业园区规划,开发区启动了总投资99.5亿元重点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30亿元。
    在陵县,一座新城正在悄然兴起。当地已全面启动了高铁新城建设,不仅兴建了东方红路陵县段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型纤维纺织、新能源汽车等几个产业园也在抓紧建设;投资过百亿元的多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洽谈,年底有望开工。

高铁经济面临诸多挑战

    高铁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在高铁新区,德州东站周边的餐饮、住宿、超市、金融网点、信息网络等设施还不完善,大部分新区道路、工业项目正在建设,即使在部分通车的道路,沿线的指示牌、路灯等必备设施也不齐全。
    应邀来我市作辅导报告的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规划研究室主任刘斌,在谈到德州发展高铁经济面对的形势时表示,京沪高铁开通后,优势地区的人员、资金集中现象明显,而资金、技术、信息等向沿线扩散较慢,短期内德州等中小城市获利并不明显,沿线城市间由于空间距离的缩短,竞争肯定会更加激烈。
    此外,有专家指出,高铁改变了德州的客运门户,改变了城市的结构布局,在这一过程中沿线城市面临很多重要选择。比如,未来的高铁新区是高铁经济的入口,还是高铁经济的中心?如何定位与周边城市的关系?未来德州的城市形态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都直接影响我市高铁经济发展的进程。

发展思路日益清晰

    如何抢抓高铁机遇,发展高铁经济,迎接高铁时代?此次座谈会上,不仅市里提出了 “五项原则,六个重点”的发展思路,相关县区、部门和专家学者也纷纷亮出自己的看法。
    市发改委主任刘长青认为,从长远和总体层面看,突破高铁新区必须坚持合理布局和有序开发,从近期和具体看,应该在人才、融资、土地、政策几个方面向高铁新区倾斜。陵县提出了错位发展的思路,将高铁新城定位为现代交通服务区、新兴产业集聚区、综合会展商务区、生态旅游宜居区和现代物流配送区,结合高铁,做好当地的特色文章。
    刘斌认为,高铁经济将推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产业重新配置,在这一进程中,德州首先要明确城市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融入沿线城市群、建立区域枢纽、调整城市布局、发展新区等方式,积极应对诸多影响。
    在各方观点中,大家有一个共同认识,那就是德州发展高铁经济,必须遵循当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强化执行力,确保各项具体任务高效落实。
□本报记者 王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