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工厂跟着工人走”

    本报讯 (记者 徐冬晓 通讯员 刘振 张合磊 杨毅)“搬进社区住新楼房,在家门口当产业工人,这是梦里才敢想的事,如今却梦想成真啦!”平原县王庙镇王庙社区居民尹翠说。今年,王庙社区在建的6栋 “5+1”式楼房,可容纳220户, 9月中旬将回迁入住,尹翠就是其中一户,她所说的在家门口当产业工人,就是在离社区不远的王庙产业园区上班,在这里,每名工人月平均工资都在1500元以上。目前,平原各驻地型社区都已建成一处民营园区,发展规模以上企业160家,特色产业户4000多户,就地转业农村劳动力1万人;规划建设各类高标准产业园区185处,已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
    2009年以来,平原县将全县876个行政村合并为180个农村社区,规划为91处并建社区,并将产业园区与并建社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开创了农村改貌与农民增收的 “双赢”新格局。目前,全县91处并建社区已全部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达410万平方米, 1.01万农户告别旧平房,搬进新楼房。
    在社区建设中,平原县突出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 “引导而不主导、倡导而不硬推”的原则,从规划到选址,从环境到户型,都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社区怎么建,在哪儿建,建什么样式的,乡里没有一下子拍板,而是多次征求群众的意见,现在这个社区的建设俺们很称心。”平原县坊子乡坊子社区居民王天洪说。建好的坊子社区一期8栋居民楼造型别致,富有田园特色,天然气、自来水、地热等配套设施齐全。目前,该县已确定了城中、城郊型社区和乡镇驻地社区以建设5至6层楼房为主,纯农村社区以建设2至4层楼房为主的建设模式,社区建设都配套水电、天然气、供暖、硬化道路、路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现了社区生产半径不超过1.5公里,社区服务骑车不超过10分钟。同时,设计好农机大院、畜禽养殖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既要让农民住进楼,更要让他们住得起楼, “并建社区与产业园区捆绑建设,社区成为产业发展的 ‘家属院’,产业园区成为社区的 ‘致富园’,要让城乡居民在两区同建中共建幸福、体验幸福。”平原县委书记董绍辉说。
    2009年以来,该县围绕社区建园区,让每个社区都有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都有龙头带动、每个龙头企业都有产业基地,乡镇驻地社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民营园区,先后引进了北京铜牛服装、德州恒丰纺织等企业到社区建厂。纯农村社区以建设种植、养殖产业园区为主,通过引导群众开展大规模土地流转,吸引六和集团、凤祥集团、寿光蔬菜集团、天津德瑞特集团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纷纷在社区建设种植、养殖产业基地80多处。目前,已有1万多名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改变了 “工人跟着工厂走”的传统,开创了 “工厂跟着工人走”的新局面。同时,依托产业园区建社区,围绕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园区,通过商业开发、自拆自建、社企共建等模式建设并建社区,引导人口向园区周边聚集。目前,已开工建设的并建社区中,依托商贸流通园区建设的社区12处;依托种植业园区建设的社区15处;依托畜牧养殖产业园区建设的社区12处;依托民营产业园区建设的社区10处。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