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青春力量 建设幸福德州——团市委五年工作综述

8万注册青年志愿者活跃城乡、新建15所希望小学、3200余贫困学子求学无忧、万余团员青年助农致富,德州市二十次团代会召开以来,全市各级团组织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局工作,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基本职能,把改革创新融入团的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幸福德州作出了积极贡献。
“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围绕中心、贴近青年,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始终坚持注重教育,分类引导,在青少年思想引领方面取得新进展;始终坚持强基固本、重心下移,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始终坚持整体推进、统筹发展,在扩大团的社会影响方面获得新提升。 ”团市委书记沈四平说。

融入党政中心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在市区东方红路,每天都能看到身披红色绶带的青年志愿者,他们以文明乘车、交通劝导、倡导文明出行为主题,打造全市创城志愿服务示范路,用实际行动投身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
不止创城工作,在我市招商引资、两区同建、创卫、十艺节等中心工作主战场,处处可见青春的身影,先后有1.2万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 5年来,我市派出300余名团干部、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到天津滨海新区、深圳、金华、厦门等地对接交流。团市委还邀请韩国、俄罗斯等国外的50余名青年企业家来德州访问,为德州对外合作搭建桥梁。
德州利兴消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华是一名创业大学生。 2011年,初创业的赵建华决定上一条全自动生产线,但10万元的资金缺口让他一筹莫展。了解情况后,团市委为其争取了10万元 “星星之火”低息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目前,利兴公司已形成日化和医用两大消毒产品系列,拥有4条生产线。
促进就业创业是每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工作,而促进团员青年就业创业更是团市委义不容辞的责任。团市委联合人社、工商等部门出台优惠政策,与农发行、农联社、邮储银行等开展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活动,申请上级青年创业资金,搭建政策、培训、资金、信息、见习、宣传“六大平台”,5年来,共协调贷款4.8亿元、建立创业见习基地1100余个、培训青年8万余人、让3万余青年实现就创业。

树立“生命线”意识创新载体培育典型

    22岁的刘静静是陵县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员工,不甘平庸的她把岗位当做成才的平台,首创了新式梳棉法,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最美青工。
    刘静静不是一个孤例。 5年来,团市委先后在各行业培育各类青年典型500余个。
    团市委把“生命线”意识融入育人工作中,积极探索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从“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演讲到“劳动 创造 奋斗”青少年励志教育活动,从“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到寻找“德州最美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团市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起团员青年的强大精神支柱。
    2012年北京“同一片蓝天”新春晚会表演金奖的获得者,是我市11岁的女孩卢玟妍。她自4岁起就在德州青少年宫接受舞蹈、美术、播音主持等专业学习,如今已多次夺得全国奖项。
    青少年宫是我市团属活动的主要阵地。团市委把团属活动作为培育人才的有效载体,创新推出青少年论坛、书信比赛、烈士事迹报告会等,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充分运用新媒体凝聚青少年合力。目前,团市委手机报、团市委官方微博、各级团组织QQ群已成为青年思想交流的主阵地。

夯实工作根基创新品牌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团市委把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作为 “生命力工程”,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夯实共青团工作根基。团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和市财政局出台意见,为团建提供组织和经费保障。同时,加大农村社区团建力度,启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充实配备乡镇(街道)团委班子,目前全市134个乡镇(街道)完成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组织壮大了,服务青年的力量也壮大了,在希望工程、志愿服务、青年文明号创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中,团市委创造出瞩目成绩。
    赵朵朵是陵县宋家镇一名小学生,因父母离异,她一直与身患残疾的母亲相依为命。了解这一情况后,团市委把她列入希望工程资助对象为其捐款捐物。目前,就读五年级的赵朵朵和其他同学一样,快乐地享受着校园生活。 5年来,团市委共争取希望工程上级资金510万元,新建希望学校15所,募集资金620.9万元,救助家庭困难青少年3200名。
    和希望工程一样,志愿服务也是我市青年工作的一个品牌。团市委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志愿服务窗口,企业和群众可直接通过窗口申请帮助和服务,这是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创新。我市还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山东项目,服务志愿者累计达150名,人数居全省首位。同时,建设地震、人防、消防等专业志愿者队伍18个,向社会提供近2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关爱农民工子女、开展学雷锋活动、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已成为我市志愿服务主要方向,全市已建起100个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基地,123名专业志愿者和46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结成帮扶对子。
    青年文明号建设在创新中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走在全国前列,5年来,得益于自身品牌建设成就,团市委多次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作代表发言,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在重要版面刊发多篇相关报道。

□本报记者朱代军本报通讯员范宜超赵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