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智汇”看禹城

青年“智汇”看禹城

禹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近年来,禹城市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人才竞争优势不断提升。2021年引进大学生2400人以上,其中博士、硕士133人,在全市率先完成青年人才引进目标任务。累计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436人。先后6次荣获“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连续4届8年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近日被推荐为全省“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大潜力城市”。主要做法是:一是强化机制兴才。高规格成立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人社局成立局党组全员参与的人才工作推进专班。每季度召开15个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市级领导督导点评,压紧压实责任,形成推动合力。二是升级政策聚才。常格不破、人才难得,政策吸引力是抢占人才资源的关键。在市级人才政策基础上,出台《关于实施“人才兴禹”行动的若干措施》《禹城市人才购房补贴办法(试行)》等政策,惠及各领域、各层次人才。评选“大禹英才”,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深化大学生“扬帆”计划,连续7年召开科技人才工作会议,累计发放奖励资金近1.7亿元。三是多元共进引才。着力打好“三张牌”:追加事业编制专项引进优秀研究生,招募“三支一扶”岗位,打好“稳定牌”;聚焦项目需求,定期举办“青年人才禹城行”“校企直通车”等对接活动,加快集聚产业急需人才,打好“合作牌”;激活本土资源,实施优秀人才“回流”计划,打好“乡情牌”。四是完善平台育才。“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推进“一企一平台”建设,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省级以上平台78家,其中国家级29家,累计进出站博士17人。建成“禹创中心”,建设功能园区和乡镇产业园区,形成“需求研发+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的全周期平台,先后入驻科技企业629家。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职业发展领域,实现两类人才互联互通,畅通人才发展通道。五是做优环境留才。建成1.6万平米人才公寓,建设36万平米“四海汇”才智社区,打造“装配式建筑+智能家居”人才专属社区,青年人才最高享受80万元购房补贴。设立人才“服务专窗”,53名“服务专员”为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强化青年人才创业资金支持,发放“人才贷”3000余万元。全方位服务让人才在禹城“安居”“安心”“安业”。

青年人才决定城市发展的潜能和后劲。德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有创造力吸引力、年轻人喜欢的城市。省、市相继实施“万名博士、十万名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三年十万大学生兴德计划”,明确了青年人才引进目标任务。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发出了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动员令,明确了新时代全市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战略布局和策略方法,为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禹城市作为全市人才工作的排头兵,深受鼓舞,动力倍增,我们将以打造“青年人才引育创新”品牌和实施青年人才聚集工程、打造“活力青春新禹城”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为契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状态迅速投入新一轮人才大战。

一是活化市场手段,提升城市“青引力”。作为社会化力量引才试点县,出台《禹城市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引进人才的实施办法》,对协助引进大学生的中介机构、社会组织给予资金补助。设立引才“伯乐奖”,在科技人才大会通报表扬。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已引进11家专业人才服务机构基础上,优选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入驻。发挥企业引才主力军作用,开展“订单式”引才活动,组织企业到目标院校和地区进行精准引才,助力企业“用人不断档”。

二是深化校企对接,系好城市“青纽带”。瞄准重点高校,设立一批“青鸟驿站”、招募一批大学生站长;探索在人才资源密集地设立大学生引进工作站。实施青年人才“归禹”行动,建立完善禹城籍大学生信息库,举办“游子家乡行”、青年联席会、校企供需见面会等活动,吸引在外人才回到禹城。实施“留凤”工程,动态储备不少于1000个岗位,专门用于在禹大学生就业,提高德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留禹率。

三是强化发展支撑,搭建城市“青舞台”。举办第三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遴选支持一批优质青年人才项目。提升现有平台软硬件水平,在“瞪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高新技术企业中,定向培育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师工作站等承载青年人才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平台,提升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撑能力。

四是优化人文生态,厚植城市“青元素”。加快建设“四海汇”才智社区,落实人才购房补贴政策,推进德百广场、中医院、第二实验小学等周边配套,策划一批创意街区、人才主题广场、网红景点等,打造“青年人才生活圈”。在市乡企业人才公寓等青年人才聚集地,设立一批“青年会客厅”,常态化开展各类交流活动,提升青年人才在禹幸福感、归属感。

青年人才集聚工作就是一曲大合唱,党管人才是指挥,人社牵头是领唱,部门、镇街、企业是演职人员,同频共振、密切配合是关键。禹城市将集全市之力,以求贤若渴的姿态、千金买骨的诚意、三顾茅庐的行动,打好这场人才争夺战,

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